不僅你有想過這樣的問題,相信有很多人都同樣會有這類似的問題了!
為什么我國的人民幣最大的面值一直都是100元呢,而不能向其他國家一樣有著更大的面值呢?就像泰國、越南一樣,發行500元、1000元的大面額的鈔票呢,這樣的話,如果攜帶起來也是很方便的嗎!
不過,相信很多人也會了解到,其實500元、1000元的面額還是不算大的。在之前,津巴布韋還發行過5000萬億面額的呢,擁有了一張,“身價”就超過了世界的首富了,這豈不是很愜意嗎?
但是,發行了這樣大面額的意義又在哪里呢?買一個蘋果就需要一億元,買個一盒巧克力就需要10億元。如此長久的下去,國內的通貨膨脹必然會居高不下,對國家的經濟也將會是一種重創。
而如今,我們回頭再看看津巴布韋,結果是一目了然??!正是因為發行了這樣超大面額的鈔票,導致了國內經濟的混亂,國家信用的崩塌,最后不得不放棄了本國的貨幣,而去采用美元來代替。
與其他國家為鑒,發行了大面額的貨幣,雖然看上去是攜帶方便了,但是如果這樣做了,本國的貨幣信用必然是會受到很大的沖擊,更是難以在國際貿易結算體系取得一席之地的。
如今,在國際貿易結算所采用的貨幣當中,美元的占比接近了40%,穩穩的居第一的位置,其次就是歐元了,占比34.17%,最后就是英鎊了,占比7.07%。
排在4、5、6位的分別是日元、人民幣、加元,占比分別是3.3%、2.15%、1.74%。
而在這六大貨幣當中,美元、英鎊(蘇格蘭)、人民幣、加元最大的面額都是100。像美國這樣世界最大的經濟體,貨幣的面額中最大的也只是100而已,那么我國又為什么要發行500元、1000元這樣的貨幣呢。
而且,如今的移動支付是如此的便捷,在日常的購物消費中,100元的現金也是足夠使用了,即使是遇到了大額的交易,也是可以通過移動支付、銀行轉賬的方式來實現交易,一點也不麻煩的。所以大額面值的貨幣,就沒那么的必要了。
因此,貨幣的面額越大,除了在“一”的后面多加幾個“零”以外,也沒有其他的什么好處,甚至會導致通貨膨脹更加嚴重,所以說,這不一定會是什么好的事情了!